欢迎光临平顶山市机关党建网!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 网站支持IPv6协议
我市以“双报到”赋能基层“微治理”

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与卫东区优越路街道优越社区开展结对共建,协调资金对社区停车场路面进行硬化,建停车位50余个,并与社区共建党群活动中心、残疾人康复站;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多方筹集资金,将新华区矿工路街道幸福街社区两处居民楼前荒地建成丰收园、百花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新华区西市场街道三七街社区绿化进行提档升级,修剪三环佳苑绿篱18000余平方米,修剪石楠球70余棵,补栽麦冬7000余棵,整治小区门前花池,铺装900余平方米;湛河区委组织部与马庄街道电力社区结对共建……

“‘双报到’,让以前很多不可能或者很难推进的事变得容易推进了,社区工作好开展了,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也直线上升。”电力社区党委书记张佳说。

张佳的话,道出了我市广大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心声。

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多年来,社区治理面临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实与困境,如何赋予基层社区更多资源和力量,破解在城市社区落实“四下基层”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

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市委组织部结合我市实际,于今年5月份印发《关于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进一步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通知》,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工作的意见》,吹响了“双报到”的集结号。

为确保“双报到”工作取得实效,我市进一步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结对单位班子成员兼任社区大党委委员,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党建联席会,共商社区事务、共解居民难题。

“双报到”工作启动以来,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在职党员纷纷响应,全市已有157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57163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1个市直单位+1个区直单位+N个驻区单位”的结对共建机制推动实现了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享、问题联解,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我们几个老伙计都喜欢打门球,几乎天天来。”11月21日,在电力社区门球场,正在打门球的何怀钧老人难掩兴奋。

“‘双报到’救活了这个门球场。”张佳说,该社区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的居民超过40%,打门球是社区居民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但是因为球场设施破损严重,不得不暂停了这项活动。随着“双报到”工作的开展,湛河区委组织部与电力社区结对共建,并主动向社区征集任务清单和需求清单,重修门球场是清单内容之一。

认领了这个项目后,湛河区委组织部9月6日召开联席会,9月17日开始进场施工,10月15日配套设施改造完毕,10月21日门球场正式启用。

群众出题、社区吹哨,党员和党组织接单。我市的“双报到”工作充分发挥下沉单位党组织和报到党员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和个人特长,找准共建单位与社区工作结合点,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小区环境卫生、居民养老服务、弱势群体关爱帮扶、党群服务阵地提升等民生实事,共同研究协商,梳理问题台账,建立工作清单,协调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及物业企业推进落实。

市委组织部结对共建新华区曙光街街道曙北社区,指导该社区创新推出了“1+2+10+4”模式,即以一个主导单位+一个国有企业和区直分包单位为主牵引,带动辖区10个共驻共建单位共同参与,织密“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应滨街道建业社区联合团市委共建了“青心心理工坊”“青邻公益课堂”两个为民服务项目。社区通过“微心愿”功能收集居民诉求21件,到社区报到的团市委、团区委在职党员成功认领并圆满解决了18件。

…………

下沉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单位党组织联系到社区、党支部联系到小区,推动机关单位干部力量、服务资源“双下沉”,已成为我市深入推进机关“四强”党支部建设、全面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的生动写照。

按照市委组织部工作安排,下一步,我市将以建设“五星”支部为抓手,以报到党组织“链接式”服务、报到党员“嵌入式”下沉为举措,推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以“双报到”工作实效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质效,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