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机关党建网!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 网站支持IPv6协议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的思考与探索
平顶山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书记 付西敏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法规制度,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中央提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是聚焦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作风建设的总体把握。良好的作风是落实各项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工作效率、构建高效能队伍的必然要求。机关有其自身特点。全市各级机关是党员最集中、执政骨干最集中、权力与责任最集中的机构,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抓好机关的作风建设,必须依照其特点,把握其规律,增强针对性。实现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就是始终高度重视、常抓不懈,使作风建设成为一种经常的、平常的、正常的状态,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一、突出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的重点

   (一)作风问题的本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要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之中,全面提高党的建设工作水平。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机关作风建设要围绕服务群众,否则就是无的放矢,说到底就是要建立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二)作风建设存在的偏差。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活动停留在形式上,讲话越来越长,文件越发越多;教育停留在学习上,把学习成果等同活动成果;转作风停留在不乱作为上,以不乱作为当借口,逐步转变成一种不作为,敢于担当、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没有了。

(三)把握作风建设重点的要求。近年来,市直工委按照十八大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围绕转变作风,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出台了《机关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意见》,建立了调查研究、结对帮扶、走访和接待基层群众、征集群众意见、党员志愿服务、党员承诺践诺六项制度,相继又出台了《关于加强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印发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考评细则的通知》,从载体、平台、机制等方面对服务型党组织作出了规定。

(四)联系服务群众的实践。作风建设的本质是联系和服务群众,是一个实践的命题,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平顶山市直工委一直在探索、实践新命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今年年初召开了机关工作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会议,对加强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做出动员和部署,推出了“党员志愿服务”、“基层党建联系点”、“领导干部联系村”、“中层干部联系困难户”、“爱心救助超市直通车”、“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开展志愿者服务”等举措,做到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据不完全统计,市直机关建立基层联系点120多个,深入共建单位开展调研400多次,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活动室90多个,走访慰问特困党员群众800多名,捐助帮困资金20多万余元。目前,工委直属86个机关党组织和10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与3000多名市直机关、帮扶点、共建点的困难党员群众建立了长期联系服务关系,成为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接地气、加深群众感情,查不足、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平台。“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被列入平顶山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市直机关党员直接联系群众,转作风、惠民生的重要举措。目前,市直机关有85%以上的单位的6400多名在职党员已到居住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岗位、服务项目近5000个,开展志愿服务达1000多人次。

工委通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有效促进了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

二、突出作风建设常态化的刚性机制

(一)作风建设常态化的艰巨性、必要性。作风问题由来已久,具有顽固性、复杂性、艰巨性,在一些机关已久积成“病”。这么多年,作风问题我们一直在抓,但很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一些不良风气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症结就在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缺乏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

(二)常态化制度建设的必要性。邓小平同志曾说,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加强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必须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以制度的刚性促进干部作风的根本转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切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依纪依法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形成严密的长效机制。只有建立起完善有力、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才能不断深化和巩固作风建设,才能不断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顽疾、难疾。

(三)常态化制度建设的要求。“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在法之必行”。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所以,在制度制定之初,就要考虑到执行的问题,建立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制定相应的严格的奖惩措施,使制度具有刚性,始终处在高压状态,使人不敢轻易逾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制度对作风建设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四)常态化制度建设的实践。从去年开始,市直工委结合全市“树正气、转作风、促发展”集中教育实践活动,制定一些刚性要求。为摸清全市机关作风建设现状,有针对性地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市直工委多次组织调研组深入基层机关党组织进行调研,通过听汇报、看资料、座谈、个别谈话、发放问卷等形式,与机关基层党组织互动。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全市机关作风建设的实际状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作风纪律建设的意见》,制定市直机关工作纪律“十条禁令”,用刚性规定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在“树正气、转作风、促发展”集中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市直工委代两办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作纪律的通知》,出台“七个不准”和日常考勤、请销假、工作人员去向告知、检查通报四项制度,进一步在全市机关严明工作纪律,用刚性要求保证制度落实,树立全市机关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去年年初以来,市直工委多次联合市督查局成立明查暗访督查组,对市直机关工作纪律进行督查。重点督查机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管理松懈、自由散漫、在岗不做事、出工不出力等“松、散、懒”行为,对机关人员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进行通报,作出严肃处理。市电视台、平顶山日报社同步媒体曝光。多次明察暗访,对促进机关工作作风转变作用明显。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工委结合“五查五治”专项治理开展明查暗访,对部分市直机关的工作纪律进行督查。同时,联合市督查局组成“为官不作为”暗查暗访组开展暗查暗访活动,对市直单位机关作风纪律检查、省委反馈中央巡视平顶山问题处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群众反映问题处理、服务和联系群众等方面情况进行了暗访检查。在暗查暗访中,将检查情况当场通报单位,限期整改解决。去年至今,责成相关单位对在督查过程中发现的违纪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其中立案调查2人,行政警告19人,诫勉谈话32人,调离工作岗位1人,责令写出书面检查118人,通报批评156人,批评教育77人,取消年度评优资格7人,取消绩效考核奖8人,责令176个单位限期整改。

现如今,市直机关作风转变明显,午间饮酒现象不复存在,迟到早退、缺岗离岗现象极为少见,各科室人员去向在门口的“机关工作人员工作状态牌”上一目了然......一系列具体而明确的制度建设要求,推动机关作风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进行着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探索。

三、搭建作风建设常态化的有效载体

(一)载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载体是抓手,载体是机制,载体是平台。作风建设是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上下合力、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更需要通过有效的载体和平台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只有通过加强组织、服务、活动等载体建设,使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在做工作、办实事的具体实践中锤炼党性,在破解难题的过程中强化责任意识,才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转变作风、取信于民。

(二)机关作风建设的基本载体

1.联系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

转作风贵在实践,重在落实。要通过开展联系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促使领导干部工作重心下移,察民情、解民忧、聚民心,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

今年年初,各市直单位按照市直工委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走访慰问、调查研究、驻村蹲点、扶优解困”为形式,制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工作计划,为基层提供综合性服务。活动以服务发展、群众满意为立足点,改进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效能,增强了机关党的工作活力。

2.推进党内生活常态化

党内生活是我们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载体、基础和保障,是教育管理党员干部和党员干部进行党性锻炼的重要平台。党内政治生活主要是指党内的思想文化活动、党内领导决策活动、党内关系和党内制度、党内行为状态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格的党内生活密切相关。一个领导干部强不强、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经受过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密切相关。”推进党内生活常态化就必须解决好影响党内政治生活的各种问题,切实提高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要遵守党内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要严守管党治党纪律规定,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

3.实现党内监督常态化

转作风离不开监督,最有效的监督就是党内监督。加强党内监督,增强每个党员党内监督意识,对于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出,机关党内监督主要是监督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是否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是否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否尽职尽责,是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等各项制度。

市直工委按照中央《条例》的要求,对党内监督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派人参加市直单位班子的民主生活会,抽查机关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会。通过调研等形式了解机关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情况,并把发现的问题反馈下去,限期整改,逐步探索完善党内监督的相关机制,正视党内监督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增强已有制度和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党内监督的规范化和常态化。

(三)机关党的规范化实践

严格党内生活,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党内生活规范化。规范化就是严格化,就是常态化,科学化。自2013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委提出的机关党建“走在前头、做出表率”的要求,市直工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的新思路,明确了机关党建“十个规范”(规范组织设置、规范换届选举、规范党员发展、规范党员教育、规范活动阵地、规范规章制度、规范党费管理、规范作风建设、规范党务公开、规范资料归档),建立推行了加强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考核评价机制,采取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去年共有10个单位被评为“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20多个单位被评为达标单位,还有近50个单位未达标。对于不达标的单位限期整改,并在今年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

推进机关党的规范化建设,有效解决了机关党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规范了机关党内生活,夯实了机关党的工作基础,同时,转变了机关党组织的工作方式,提高了机关党的工作科学化水平。

四、打造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的良好生态

作风问题具有传导性,在不良的政治生态环境里,作风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庸俗的“圈子”文化、潜规则就会大行其道,恶性的政治生态将在党内滋生消极腐败,导致党的战斗力、生命力弱化,最终使党丧失执政之基。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客观形势所需,更是全党的政治责任。有良好的政治生态涵养,会大幅减少作风问题的发生。

(一) 学习生态

学风作为党风的重要内容,体现着党的精神面貌。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态,培养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对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广大机关干部只有拿出“咬定学习不放松”的劲头,深入学习理论、党章、党史和先进典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夯实理论功底,加强党性锻炼,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会有正确的行动,才能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正确方向。

(二) 工作生态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当前抓作风建设,必须在机关内部着力营造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浓厚氛围。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踏实做事、勤奋务实。要做到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特别是处于领导岗位的干部更应担起主体责任,发挥好表率作用。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以领导带群众,以机关带基层,才能形成上行下效、齐抓共管改作风的强大动力。

(三) 用人生态

用人生态是否清明,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从严选吏,也直接影响政治生态是否清明。从严治党,必须从严治吏;从严治吏,关键在从严选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并明确提出了好干部的二十字标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真正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拔出来”。要坚持以德择人、以事择人、以绩择人,切实把“责任、能力、实干”的导向贯彻落实到干部的选拔任用全过程,真正让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出实绩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说空话、不干事、应付事、耽误事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的坚决态度来建设清明的用人生态。 

(四)廉政生态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民心。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廉洁从政,永葆清廉本色。要采取多种形式,在市直机关加大反腐倡廉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委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贪腐,形成了强大震慑,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要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气概,炼就“金刚不坏之身”,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生态,凝聚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下功夫、用狠劲,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新的形势、新的责任、新的使命,迫切需要我们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毅力,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需要我们按照抓常、抓细、抓长的要求,把目前作风转变的良好势头保持下去,使机关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改革精神,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扎紧“笼子”,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推动形成从严治党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