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授奖仪式在北京举行,89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获得第五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荣誉称号。
“国产专家”填补中国原子核理论空白
于敏的名字曾是绝密。他隐姓埋名几十年,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他的一生,只有两次公开亮相:一次是1999年,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另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他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崇高的荣誉背后,是于敏为我国氢弹研制和国防尖端事业鞠躬尽瘁、敬业奉献的一生。
1926年8月,于敏出生于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1949年,于敏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张宗燧的研究生。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于敏的研究对于中国来说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他很快就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与杨立明教授合著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
1961年,35岁的于敏在原子核理论领域的研究渐入佳境,正处在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但1月12日,于敏被叫到了所长钱三强的办公室。钱三强直截了当地对他说:“为了加快氢弹的突破,经研究批准,决定让你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祖国的召唤,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放弃已经做出出色成绩的科研方向,转到氢弹研究,他的人生也彻底改变了轨道。从此,于敏消失于公众的视野。他的夫人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20多年后才恍然大悟,“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足以自慰。”于老说。
以我国当时的条件,想要快速突破氢弹困难重重。彭桓武院士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钱三强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1960年到1965年初,“轻核理论组”在于敏等人的带领下,对氢弹原理和结构作了初步探索,并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和英国之后,第四个掌握氢弹原理和制造技术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仅用两年八个月就研制成功,是世界上用时最短的国家。
一丝不苟的技术控
对于敏来说,工作几乎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每次遇到难题,他都会带领大家反复讨论研究,谨慎选择技术途径,认真试算物理模型。有时,为了得到一个准确的数据,他甚至趴在地上,绘出一条条特征线,然后马上跟大家讲解。于敏工作起来不分昼夜,有时半夜醒来,突发灵感,马上起床伏案工作。在高原实验时,为了及时得到实验数据,他经常彻夜守在实验室里,累了就披件皮大衣,倒在地板上歇会儿。为了限制他出差在外无休止地工作,领导总是派一位同事与他同住。
于敏的同事都知道,在他面前,一个数据都不能含糊。在一次核试验之前,他突然发现原设计中一个数据可能有问题,但这时试验装置已下了竖井。他深知自己将要承担的责任,立即报告上级,要求暂停试验。经过一天一夜的查找,终于弄清了这个不利因素可以被另一个抵偿因素所抵消,他才放心地松了口气,向上级报告可以继续试验。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使我国核试验成功率之高领先世界。
于敏的学术贡献令后辈们高山仰止,但他更以温和善良的性格赢得了身边人的爱戴,同事和晚辈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于”“于老爷子”。他非常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和提携,单位的晚辈们都特别喜欢向他请教。同事们总结,向于敏请教有“三不”:不论时间场合,随时随地可以提问;不论范围,物理、力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都可以问;不论问题大小难易,一样耐心解答。
于老家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条幅:“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所谓宁静,对一个科学家来说,就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趋,不为利益所害,始终保持严肃的科学精神。”于老说。
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他婉拒“中国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中国核武器事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一个人可以独自完成全部工作,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如今,89岁高龄的于敏仍是单位的重要“顾问”,每每遇到难题或重大决策时,就会想到要请“于老爷子”出山,为核武器科技事业提供宝贵的咨询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