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理论优势,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好政策阐释好、宣传好,让群众能明白、听得懂;把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好项目论证好、评估好,让群众切切实实得到实惠。这是社会科学专家发挥智库作用的充分体现,也是我的目标与责任。”5月1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社科专家方海韵谈起自己的工作,句句不离“人民”。
方海韵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的一名科研工作者,主要从事社会学和青少年问题研究以及社会项目评估。他常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社会调研,他的多项科研成果和论证评估报告影响着重大建设项目的推进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积极奔走
为百姓谋利益
“只有进行扎实的实践调研,才能了解社情民意,才能掌握政策的落地情况。”对方海韵来说,科研工作“练脑也练腿”。近30年来,入秦岭、访企业、进乡村,他的学术生命已深深扎根中国西部,扎根基层。
2016年,方海韵受邀为宁夏六盘山的一个扶贫项目做前期评估论证工作。项目所在地,村民们居住比较分散,有时候为了访问居住偏远的群众,要驱车跑几十公里山路。由于访谈对象往往不好预设,只能车开到哪里,就调研到哪里。于是,杏树、梨树下,甚至一截矮墙边,一堆麦子秸秆前,都是调研现场。只要遇到当地群众,方海韵都要停下来和他们谈一谈、问一问,了解百姓生活所需。
跑多了,每个路段的路况,路边住什么样的人家、家里是什么状况,方海韵脑海里都有一本清晰的“账”。有时车走在半路,他突然停下来,下车访问路边住的“老朋友”,看看之前的问题是否解决,有没有什么新困难。
在老百姓眼里,方老师是上面派下来的,有啥话对他讲了,他都能给解决。去年,在为省发改委“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项目做前期评估时,他发现商南县许多地方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一下大雨,山坡下形成1米多高的积水,并且与生活污水、垃圾混在一起,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方海韵了解情况后,帮助当地群众积极反映问题、商量对策,最终推动了问题解决。常年基层行走,方海韵通过调研论证作出的评估报告,最大限度保障了老百姓的利益。
精准评估
为决策作依据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也为社会学者进一步开展研究提出了要求。“作为社科工作者,我们应该通过科学的、专业的、实事求是的社会评估,使得项目决策的社会风险尽可能降低,甚至消除。”方海韵说。
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方海韵对项目的征迁影响进行实地调查,最后形成的移民安置计划是世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对神华、华电、大唐等实施的铁路、电厂等工程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他作出的评估结论是这些项目实施的前提。在2017年陕西省试点对基层司法体制进行改革时,他在岚皋县、旬阳县等地司法部门了解情况,拿出了切实可行又有前瞻性的评估意见和建议……
这些年来,方海韵领导的项目评估中心承担了世界银行贷款陕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亚行贷款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扶贫农村公路开发项目、西安—陕川界高速公路项目等数十个国家大型建设项目的移民安置报告和监测工作,他调研撰写、组织论证形成的许多报告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实践依据。
主动担当
为人民做科研
随着方海韵在社会评估方面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前来邀请他做项目和政策评估的单位越来越多,但他有自己的原则:“锦上添花”的事,不乏有人做,但“雪中送炭”的事,更需要有人做。在方海韵看来,人民群众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人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有推动作用的工作,才是最有价值的。
近年来,方海韵承担的很多社会评估工作都和扶贫开发有关,他的许多社会评估工作都是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等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中进行。他承担的宁夏六盘山区扶贫农村道路开发项目,直到工作完成调研费用都是自己垫付的。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牛昉对方海韵高度评价:“他是为人民做科研。”
在贫困地区做社会调研的同时,扶贫也成了他另一项重要工作。他为贫困家庭买肉买米,冬天为山区留守儿童购置棉衣棉被,为贫困大学生资助学费,还联系社会热心人士开展捐献捐助活动……
“方海韵不计名利,永远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热情地在路上奔波,令人感动。”熟悉方海韵的岚皋县司法局局长赵光贵说,他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和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履行了一个党员和科研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