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森源,男,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4月出生,大学专科文化,2003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生前系平顶山市石龙区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副大队长,三级警督警衔。2019年4月10日上午,孙森源同志在岗位工作时,突发心脏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因公牺牲。
孙森源同志从警16年以来,始终以忘我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长期战斗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守卫交通安全的第一线,曾荣获“平顶山市公安局鹰城卫士”称号,连续2次被评为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评为“石龙区平安建设先进工作者”,连续6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19年5月,石龙区政府追授孙森源同志个人三等功一次。
孙森源同志牺牲后,他的先进事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安部常务副部长王小洪、河南省省长陈润儿、河南省副省长、省公安厅长舒庆等先后做出重要批示;河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刘士彪,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邓志辉等领导同志先后专程看望慰问了孙森源同志的亲属。平顶山市委政法委、平顶山市公安局党委、石龙区委区政府、石龙区公安局党委分别做出向孙森源同志学习的决定。《河南法制报》、《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人民网、大河网等多家媒体对孙森源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一、恪尽职守,燃尽生命最后一刻
4月10日早上,在单位值班室值班的孙森源准备带领辅警到辖区事故多发路段巡逻时,突感胸闷胸痛,同事立即去药店买来速效救心丸,还未递到孙森源手里,他就瘫倒在地,被紧急送往附近的石龙区第一人民医院抢救,尽管医生拼尽全力,但依旧没能挽回他年轻的生命,上午9时40分,孙森源抢救无效不幸殉职,年仅39岁。就在前一天,他还处理了两起交通事故。4月9日下午1时许,在石龙区昌茂大道,一辆面包车与一辆电动车发生碰撞;晚上6时许,在石龙区韩梁公路,一辆半挂牵引车和一辆重型自卸货车发生剐蹭,接警后孙森源带人迅速赶到事故现场,成功调解了这两起交通事故。当晚处警回来后,他还拖着疲惫的身体,坚持把3月底刚刚起诉到检察院的十几本卷宗进行扫尾。然而第二天,他却永远的倒在了他最热爱的工作岗位上。
二、坚定信念,永葆人民警察忠诚本色
2001年7月,他从郑州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后考入平顶山市石龙区公安局,先后在人民路派出所、龙河派出所、交警大队工作,他满怀着对公安工作的赤诚忠心,把忠诚融入事业、把信念植入灵魂,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他始终恪尽职守,忠于使命,甘于奉献。2013年,孙森源以优异的表现通过公开竞争,来到龙河派出所担任所长。他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改善内部环境,切实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他的带领下,龙河所的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局前列,被市局授予“全市公安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称号。他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及时快速处理案件、调解纠纷。2015年2月17日,辖区发生一起斗殴案件,因双方各执一词,现场无视频监控,案件调查一度陷入僵局。时至腊月二十九,孙森源安排所里其他同志过节休息,自己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带领值班人员开展走访调查、询问取证工作,一直到大年初五,终将案件依法公正处理,而他整个假期都未离开工作岗位,又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春节安保工作中。2015年4月2日晚21时,正在陪不满周岁的儿子输液的孙森源接到派出所值班民警电话,辖区发生一起重伤害案件。警情就是命令,他顾不得照看高烧的孩子,连夜从鲁山县医院赶回单位,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案件侦破工作中,直至案件成功告破。龙河派出所所长卢光辉回忆起那个见人就笑的“源哥”就泣不成声:“2013年12月,森源调任石龙区公安局龙河派出所所长。那时我担任教导员,和森源见面的时间比他家人都多,大家亲如兄弟。”。在卢光辉的记忆里,孙森源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不仅冲在前面,领着大家干,还勇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担任所长期间,孙森源主办刑事、行政案件76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3人,调解纠纷75起。同事们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遇到烦心事,都躲不过孙森源的眼睛。细心的他觉察出来身边人情绪异常时,会像邻家贴心大哥一样,用乐观的心态来打开同事的心结。
常人眼中的交警犹如马路“吸尘器”,而在他心中却是无尚荣光,无论严寒酷暑,还是白天黑夜,辖区的条条道路就是他人生的舞台,处理交通事故,解决群众诉求,都留下他坚守忙碌的身影。在危险关头,他总是冲锋在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6年11月的一天,石龙区207国道上发生一起车辆追尾导致着火的事故,车里被困人员不详,情况十分危急。孙森源同志在巡逻中发现该突发状况后,第一时间向指挥中心汇报。由于现场已起火,事故车辆油箱随时有可能爆炸的危险,他不假思索,身先士卒,带领同事迅速进入着火现场,将司机和跟车人员从车中救了出来,并转移至安全地带。随即他又立即组织现场人员及热心的群众进行灭火。灭火器用完了,他们就用手抓土掩、用树枝拍打的原始方式快速将火扑灭。事后同事问他:“你不要命了?”他说:“选择警察,就选择了责任!穿上这身警服,遇到这种事别无选择!”
驾驶员张广普至今忘不了孙森源的救命之恩。2019年1月8日凌晨2时许,在石龙区高庄桥处,因路面结冰,张广普驾驶一辆重型货车与一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货车车头严重变形,张广普被困在驾驶室内,受伤严重。孙森源到达现场后,不放弃一丝希望,经过3个多小时的执着施救,最终将张广普救出。
三、钻研业务,成为专业上的行家里手
他在上警校时,就读的就是交通管理专业,参加工作后,孙森源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每一条常用法律法规、每一次事故处理,他都反复推敲、仔细研究,全力做到专业、客观、公正。为了练好基本功,即使不当班,他也跟着处警民警一起出现场,边看边记。很快,孙森源便能独当一面,成了行家里手,成了年轻民警的“师傅”。这些年,石龙区从事事故处理的民警和辅警无一不是他手把手带出师的徒弟。他把自己多年以来工作的经验毫无保留的教给同事们,以老带新,以案说法,有效提升了民警处理事故的执法办案能力。石龙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案件逐步在全市名列前茅,侦破的肇事逃逸案件多次入选全市事故处理精品案例。
四、满腔热情,立足岗位暖心为民
2016年3月4日7时许,一辆电动车撞倒一名9岁小女孩后逃逸,小女孩门牙被撞掉2颗,9000多元的植牙手术费难住了这极为贫困的一家人。孙森源带头在交警大队发起捐款,在短时间内筹集捐款2200元,并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司法救助,帮助小女孩一家人度过了难关。16年来,无论是执勤巡逻排查隐患,还是沿街串巷入户走访,他为民服务从未间断。在暂扣违法行驶车辆时,他想方设法送车上老人、小孩回家;遇到车辆突发故障无法行驶时,他主动推车、帮忙检修;在走访中得知辖区一名80多岁老人因没有户口无法办理医疗保险时,他主动核查及时为老人办理户籍登记手续,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医保问题;当他获知一名20年前服刑人员释放证明丢失,无法恢复户口时,他牺牲周末时间,驾车数百公里到监狱查资料、找依据,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对待群众,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将心比心,尽心尽力,群众才会认可你、信任你。”在孙森源看来,群众的事皆大事,必须全力以赴。他调解时特别有耐心,常常对同事说:“咱们加班一小时,群众少跑一个月,如果能在公安环节调解了,群众就会省了很多事。”
五、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在交警大队工作期间,他接处交通事故案件3669起,调解2692起;在龙河派出所工作期间,他办理刑事案件20多起,治安案件56起,调解纠纷75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3人。经他手的案件均得到了依法公正处理,未发生一次群众信访,无一起执法过错,他用实际行动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2018年6月28日晚,王某在石龙区昌茂大道旁散步时被撞身亡,肇事人驾车逃逸,孙森源在现场勘查了3个多小时,在一处草丛中发现一小块车体碎片。案情重大,性质恶劣,他连续奋战两天两夜,发现肇事车辆线索,肇事司机迫于压力投案,请求孙森源宽大处理,将案件私了。孙森源断然拒绝,并耐心细致地向他讲法律,说政策,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其打消了这种想法,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事后,受害人家属多次请孙森源吃饭表示感谢,都被他婉言拒绝了。
六、清正廉洁,矢志不渝献身公安事业
他担任基层领导职务多年,有一定的权力,但他时刻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不管是亲朋好友说情,还是同学同事求情,他都会婉转拒绝,坚持秉公处理,依法办案。孙森源出生在鲁山一个偏僻的农村,后来和妹妹一起跟随父母来到鲁山县城居住。孙森源的父母身体不好,为了给父亲治病,他把自己唯一的房子卖掉,和父母、一双儿女挤在9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但他从不追名逐利,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甘于清贫。提起孙森源的简朴,战友再也止不住眼中的热泪。一年四季,他不舍得为自己买一套像样的衣服,脱下制服就是训练服,他常说警服就是最靓丽的衣裳。“其实,家里人都知道他的苦和累。”孙森源67岁的父亲孙印眼含泪水说,“森源不在了,我和老伴儿唯一的心愿就是到儿子的单位、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一看。都说警察以警营为家,我知道这些年他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单位度过的。”“说好的要一起出去,爸爸一次也没做到。”孙森源10岁的女儿小宁低着头泣不成声。多少次,孙森源承诺女儿放寒暑假带她去深圳看看,但由于工作忙,至今也未成行。谁知这竟成了家人内心永远的遗憾。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公安民警,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豪言壮语的承诺,他只是把自己的每一份光和热,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公安事业,奉献在了石龙大地上,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人生乐章。也正是他的赤胆忠诚,让警徽更加璀璨,让共产党员的称号更加响亮,他以生命的代价诠释了“忠诚、为民、拼搏、奉献”的河南公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