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坚持“攻坚克难、落地见效”,聚焦省、市党代会部署的关键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任务,克服“本领恐慌”,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提升活动,强化能力作风,做到脑子里有思路、眼睛里有问题、手上有招数、脚下有路子,不断提升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的能力和水平,锻造一支活力充盈、干事创业的环保“铁军”,以生态环境保护高水平助力鹰城发展高质量。
一、学理论,强教育,提升政治能力。制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开展“以考促学”活动,明确12部分学习内容,划定考试范围,制定应知应会题库,将各单位测试成绩纳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综合考核指标,个人测试成绩作为选拔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以理论武装引领能力作风建设。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严格落实学习纪律,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力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的理解。组织各党支部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集中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做到揽镜自照,强化政治担当,紧密结合重点工作,全面查找能力作风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进一步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开展警示教育,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收看廉政专题片《零容忍》,以案为鉴,全面查找干部职工在遵守“八项规定”和拒腐防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深层根源,强化拒腐防变意识。邀请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主任张果为市生态环境局党员干部职工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凝聚强大合力。
二、学主业,强培训,提升专业能力。组织召开城镇污水处理厂执法检查要点理论培训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学习明要点、以现场教学深认知,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现场执法检查的理论知识,增强执法人员现场执法水平,为更好的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组织召开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储备项目申报培训会,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目标任务,把申报资金项目工作与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有机结合,根据污染防治实际需求,将突出工业炉窑治理、“两高”项目淘汰、重点行业污染治理等作为工业污染治理的重点支持方向,保证培训方向正、力度准、水平足,不断提高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建设质量,发挥资金项目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服务支撑作用,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有效落实,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邀请生态环境部专家库成员、郑州轻工业大学教授曹霞和省PM2.5专家组专家张茜进行授课解疑,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烟草局等部门,各县(市、区)分局及相关企业参加培训。
三、学先进,强队伍,提升改革创新能力。完善市生态环境专家参与机制,明确专家库类别,划定专家征集范围、征集方式和入选条件,严格规范专家入库程序,强化生态环境专业人才管理。为进一步加强技术评审专家库管理工作,成立专家管理领导小组,坚持动态管理、合理分类,有序引导、强化学习,规范抽取、严守流程,及时评价、全面反馈,明确专家库专家的权利与义务,严明奖励与处分,充分调动入库专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专家在各类生态环境技术评审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推动生态环境技术评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高环境科学决策服务水平。目前,已正式启用我市环境技术评审专家库,完成全省建设项目环评技术评估专家库的入库公示、审核、运用等工作,充实壮大我市生态环境领域专家队伍。常态化开展招才引智,结合我市生态环境发展需要,公开招聘10名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建设,通过招录高层次高学历人才,为我市生态环境领域注入新鲜血液,提高干部队伍创新活力。
四、学方法,强指导,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工作人员倾心助企,纾困解难,注重发挥业务指导作用,提高企业安全绿色生产能力。开展河南省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宣贯暨以案释法培训会议,组织150家砖瓦企业代表和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参训。邀请专业人员对《河南省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在线监测设施执行河南省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解读,并对落实各项要求提出意见建议。组织观看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坚持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环境管理,严格规范自身环境行为,自觉履行环保主体责任。坚持每月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聚焦企业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做到开门纳谏、跟踪问效,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增强了企业减排增效、绿色发展的动力和信心。自2021年9月以来,“企业服务日”累计接待企业438家,解决困难和问题62件。
五、学基层,强治理,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市生态环境局进一步树牢平安建设理念,全力消除环境领域安全隐患和各类矛盾纠纷,稳步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平安单位创建,切实提高服务群众水平。一是精谋划。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安全应急和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更新完善《平顶山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新形势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台账》,制定《自然灾害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举措》,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医疗污水、医疗废物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的通知》,强化应急值班制度,坚持任务导向,明确措施分工。根据我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评估情况,合理规划布局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加快推进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建设,动态调整项目库,提升我市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二是细排查。全面开展全市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核与辐射等安全隐患排查行动。重点排查我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及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坚决杜绝“有案不查”“有案不移”“以罚代刑”。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8号)规定,对全市核技术利用单位提交的年度评估报告进行认真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到位,切实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三是严打击。联合开展“零点夜查”行动,严查市区违法违规处置建筑垃圾行为。共抽调执法人员126名,从夜间11点开始至次日凌晨5点,突击检查全市可能存在土石方作业或渣土外运的63家建筑施工工地,重点围绕各建筑施工工地是否安装视频监控设备、是否落实“六个100%”、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是否落实“四统一”标准、是否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相关手续、是否存在超限超载运输等违法行为展开检查。组织开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行动,对威胁环境安全的违法行为“零”容忍,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消除安全隐患。四是强监管。动态更新监管清单,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管”和全国固体废物“一张网”,全面掌控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底数。高度关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的环境污染防治监管工作。成立工作小组对我市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现场督导,督促各县(市、区)强化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监管工作,加大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企业的排查力度,严格记载医疗废物管理台账,确保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能够安全处置医疗废物、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五是重评估。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落实《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严格遵守稳评程序,从制定评估方案、防范征求意见、分析预测稳定风险、形成评估结论、制定维稳方案、全程跟踪督查等六个方面,分步进行。对污水处理厂选址、危废处理站、重点项目环评等涉及面大、专业性强的评估事项,组织相关专家、法律工作者以及群众代表进行听证和论证,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供科学、客观、全面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