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机关党建网!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 网站支持IPv6协议
好家风 好儿女 好公民

中国有一句俗语:“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财富是有限的,道德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家风的传承不仅是道德的衍生,更是优秀品质的延续。良好的家风熏陶是为人子女无价的财富,也是一个家族一直兴旺下去的必备要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道德建设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一个家族家风的传承更是成为社会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国而言,家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是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构成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是建设良好社风的前提标准。于家而言,家风建设是子女教育中的重要标尺,是衡量一个人家教和道德素养的标准之一,是一个人从小耳濡目染的环境和接触的最初的世界。这些潜移默化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其子女以后成人成才的过程中也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

家风建设中,好的例子层出不穷。其中,极具代表性的自然是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尤其是那些老革命家,身处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物质上的贫瘠和极度匮乏真正磨练着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在复杂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家风的传承和子女的教育是不可避免的一大问题。

刘瑞龙是党内著名的老革命家,1927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的创建人之一,抗日英雄,中美抗击法西斯侵略战争中著名的将领,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对于家风的建设自是毫不松懈。因为经历过那个艰苦的年代,所以刘瑞龙深深知道如何培养子女吃苦耐劳的精神至关重要。所以他对子女的教育尤其严格。不仅着重于他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更注重对他们道德方面的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良好家风深深影响着四个子女。良好的家风孕育出了优秀的人才。

无独有偶,百岁将军吕正操家的家风传承也一直为后人所敬佩。

吕正操是开国上将,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他始终秉持着自信、勇敢、独立、坚持的原则做事,为人处世时亦重情重义。他与少帅张学良的世纪友情,是中国近代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民族英雄,上行下效,将良好的家风传承给儿女,并一直得以延续。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家风建设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著名的“鲤承庭训”到为人津津乐道的“诗礼传家”,“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古训一直为孔氏子孙所遵从。此外,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家训不止传承于本家,更是为世人所传颂。朱柏庐《治家格言》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放到现代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曾国藩家书全集》如今是许多人教育子女的标杆范本。好的家训家风不止影响着一代人,甚至会影响后世,流芳千古。而且纵观历史与当代,凡有所大成者,或家学渊源,或家风严谨,都是有着好的家风家训,保持着许多先辈留下的精神财富。

但是毋庸讳言,有些问题不容忽视,家风文化的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得不令人担忧。道德缺失的背后是教育的疏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重的情况里到底是哪一环出了问题?追根溯源不难发现,是家风家教的问题。家庭教育的不完整使孩子没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许多教育问题初见端倪却被视而不见,一点点变大,最后造成了许多无法挽回的悲剧。

好在这一问题已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重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出炉,到价值观培养、增强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其文化道德素养等等的举措,深厚的中华文化中的优良作风正在被人们重视着。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文化观念,养成优良家风的重要性。现代的家风建设不仅融入了传统的文化精髓,更是与时代特征相匹配。2014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新春走基层 家风是什么”的采访,将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成果展现出来,将家风家训这些宏观的概念融入到基层百姓中去,让家风建设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而是老百姓身边的小事、实事。

良好的家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在于读书做事和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家风建设也不再是人民眼中的陌生词汇,而是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它是存在于生活中的事无巨细。从小就要培养的吃苦耐劳是家风建设,从小就要养成的勤俭节约也是家风建设,包括读书期间的刻苦钻研以及进入社会之后的诚信做人、低调做事也是家风建设。这些无一不体现着当代精神文明和生活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影响。

有好的家风,才能为家庭培养出好的儿女,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好的公民,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全方面优秀人才。社会的未来是大家的未来,家风的建设和传承是所有公民应当尽的义务和责任。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家风建设同经济发展一样,取得骄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