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也适逢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如果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么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十九大修改的《党章》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统揽“四个伟大”这一重大政治论断。
在这样关键的历史节点,理解和把握从《共产党宣言》到“四个伟大”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主旨,对于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肩负起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两个不可避免”(“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最彻底决裂”(“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构成《共产党宣言》的基本线索。在基本线索和具体结论中蕴涵着这样“活的灵魂”:把握规律和顺应民意、抓住根本和坚定理想、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今天我们提出的“四个伟大”,与《共产党宣言》的“活的灵魂”是一以贯之的。
一以贯之的把握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解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并探索其斗争结局,深入把握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得出了“两个不可避免”的重要结论。这一结论蕴涵着“凡是历史性产生的终将历史性地灭亡”的远见卓识。从现实来看,资本主义社会在加入社会主义因素,这体现在税收调整、股份制、社会保障、国家福利等诸多方面。那种盛行于十九世纪早期,资本家可以肆无忌惮进行剥削而无产阶级没有任何保护和最基本保障的资本主义,在一定意义上确实走向灭亡了。“两个不可避免”,显示了共产党人善于把握历史规律,并具有把自己的事业置于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历史眼光和战略思维。
今天,我们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统揽“四个伟大”。“四个伟大”同样以历史发展规律为基础。总结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发展史、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可以发现,推进“四个伟大”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根本经验,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框架,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生长点。从社会主义500多年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可以揭示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意义;从近代以来170多年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可以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伟大梦想”的重要意义;从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可以揭示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意义;从我国改革开放40年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可以揭示出推进“伟大事业”和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意义。
作为治国理政的战略框架,“四个伟大”是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习近平总书记曾从不同维度阐释“四个伟大”之间的内在关联: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深入揭示“四个伟大”之间内在本质联系及其深厚的历史基础,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尊重和把握。
一以贯之的顺应民意
在《共产党宣言》中,无论是历史地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还是从价值观上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马克思、恩格斯总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能否持续推进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标尺,以是否有利于推进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生产力发展为标准,来客观地分析现实和评判时代。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困境和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强大生产力,生产出丰富的物质产品,却因人们的购买力不足,而导致生产相对过剩,产生商业危机,这种危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不可避免地爆发。这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一定意义上能解决“物”的问题,但解决不了“人”的问题,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强烈的冲突和矛盾。资产阶级通过消灭大量生产力,扩大新市场和充分利用旧市场等办法来克服商业危机,只能导致更猛烈的危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催发的矛盾,它自身已经无法解决了。资产阶级社会产生并在不断扩大和发展着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推动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推进人的自由平等全面发展,是民心所向,符合人民的共同意志。
统揽“四个伟大”,同样立足于人民根本利益,是顺应民意的自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无视贫富差距的发展理想,而是要建构一个公平正义的好政府和社会,在这一社会里,民众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实现人民幸福、过上美好生活。伟大梦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不仅是因为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而且是因为中国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造福中国人民,伟大梦想首先要为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公平正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我们强调进行“伟大斗争”,其一就是要“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强调建设“伟大工程”,就是为了更好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们推进的“伟大事业”,是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尺度和标准的事业。
一以贯之的精神状态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仅在于它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和对人民大众意志的把握,而且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追求上总是充满着自我反省和自我革新的精神,能够不断地为自己的理论开辟新境界。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对于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宣言》内蕴的精神追求及其对提升共产党人精神境界的旨趣,要求共产党人不仅具有充沛饱满的精神力量,还要始终具有勇于自我革命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推进“四个伟大”实践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有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党代会都鲜明强调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回答“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推进事业的根本问题,滋养斗志、昂扬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一些党员干部精神懈怠,更强调精神状态问题。
精神状态是“伟大斗争”的内涵之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还会不断出现。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就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培育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以贯之的抓住根本
《共产党宣言》依据对所有制这一根本问题的分析,提出“两个最彻底决裂”的重要论断。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极少数资本家占有由人民大众劳动积累起来的资本并借此进一步剥削和压迫人民大众,要求改变资本的占有形式。他们反对的是资本占有劳动并控制社会的逻辑,是当资本主义私有制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时,仍然无视历史事实而一味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狭隘观念。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同资本主义所宣扬的极端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实行彻底决裂,当然也包括同封建的传统观念如专制主义、特权主义、官僚主义等实行彻底决裂。显然,这样的彻底决裂,不是同现代化文明成果的决裂。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抓住并解决影响中国发展命运的根本问题来推进各项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把“四个伟大”作为治国理政的总体或战略框架,并将其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系统:
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主题,继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反复强调要进行伟大斗争;为指导和领导好这一伟大斗争,特别强调要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牢牢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
一以贯之的坚定理想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成为共产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体现出共产党人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胸襟情怀,体现出共产党人勇于追求终极价值和最高理想的品格。冲破对神的崇拜和迷信,对世袭的专制的不受约束的权力崇拜,对资本和金钱的崇拜,都很可贵;但,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这样的远大理想,更加难得并值得向往。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凸显了伟大梦想作为奋斗目标的重要地位。实现伟大梦想属于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些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前后接续的奋斗历程,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量的积累,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质的飞跃。这也是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是对《宣言》理想的继承与展现。
一以贯之的政治立场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共产党人的一贯政治立场。《共产党宣言》向世人豪迈宣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显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在论及共产党人的本质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在理论方面对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具有充分的自觉。
只有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身特殊利益的政党,才能带领人民和依靠人民并最终成就人民的事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政治立场和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四个伟大”本身就蕴涵着坚定的政治立场。伟大,意味着不计私利,敢于担当和勇于奉献。我们党肩负着历史使命、时代担当和人民重托,不能有任何个人私利和特殊利益诉求。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中流砥柱的情况下,我们党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干的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追求的是数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夙愿,这,尤其需要站稳政治立场,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