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夫孝,德之本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习近平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夫孝,德之本也”一语出自《孝经》。“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瑰宝,是道德评价的重要尺度。《孝经》上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孔子将孝看作判断一个人道德品质和政治品质的重要标准,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孟子认为“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仁之实,事亲是也”,并指出“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还说,“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谁都不会信任他。可见古人把孝当作做人最基本的品质和道德底线。
古人不仅对什么是孝多有论及,而且对怎样尽孝也有详尽的阐述。《论语·为政》里有这样一段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的回答是“父母唯其疾之忧”。从字面上看,可以说除了疾病无法掌控之外,其他一切能够自己掌控的事情,都应该做到不再让父母担心,这就是孝。其意是鼓励孟武伯要学会自强自立,不要依赖父母,这就是尽孝了。《礼记·祭义》中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其意思是说对父母尽孝,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重要的是还要有恭敬之心,与父母说话的态度要和气,给父母好脸色。有了恭敬之心,父母的教诲才会认真聆听,父母的责备才会虚心悦纳。这一点,孔子说得更深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对父母不尊敬,那么奉养父母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些话,说明了对父母尽孝,最重要的是懂得敬重和爱戴,让他们无时不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老年生活的幸福。
从古至今,无论是道德著述还是文学作品,都为我们树立了许多孝老爱亲的道德楷模。如《二十四孝》的“卧冰求鱼”“缇萦救父”“亲尝汤药”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又如《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简直是神鬼皆惧的“魔王”,可对待老娘,他却是那样孝敬,甚至在上了梁山后又长途跋涉,要把老娘背上梁山来赡养。李逵身上体现出的正是我国劳动人民对生身父母的真挚感情。在我们熟悉的名人和伟人中,也有许多孝老爱亲的感人故事。鲁迅童年时代,身高还不及当铺的柜台高,就替父母四处奔走,典当旧物换取买药治病的钱;在他远离故乡四处奔波忙碌时,仍念念不忘父母,并把他们接到身边赡养。朱德元帅戎马倥偬,南征北战,可是,读一读他写的《回忆我的母亲》,由衷地感到,在母亲面前,这位叱咤风云的元帅只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孝乃道德之本,也是社会之基。孝所蕴藏的要素,不仅是世代家风宣扬的主旋律,也是传统社会维系国家社会秩序之纲常。一个“孝”字,基本统摄父子、兄弟、君臣、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的关系。它考量的不仅是一个人正心、修身、齐家的行事依据,更是社会和谐所赖以维系的价值之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良好参照。以孝德实践为圆心向外扩展,孝文化就会成为代际沟通、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润滑剂,社会道德建设也能获得坚实稳固的支撑。同时,家风是映照官德的一面镜子,心怀大爱,胸怀坦荡的家风,也是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官德的要求。如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廖俊波等优秀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以做“人民的儿子”为荣,不遗余力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把群众尊为父母、对群众关怀备至的情怀,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孝”的升华,更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力量之源。
孝文化从几千年传统文化中传承而来,在今天具有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面对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严峻形势,一方面,党和政府需要进一步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通过相关立法和完善政策措施,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增强全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